top of page




黎凡特,是一個地理區域,廣義上一般指的是整個東地中海地區及其所有島嶼;狹義上講,黎凡特指的就是古敘利亞。

古敘利亞,其領土自然比今天大的多。按照古典時代晚期(約公元3-8世紀)學者們的定義,包括美索不達米亞以西、阿拉伯沙漠以北、托盧斯山脈以南的地中海東部地區,大體包括今天的敘利亞、以色列、約旦、黎巴嫩、巴勒斯坦和土耳其南部地區。


黎凡特(Levant)這個詞15世紀才出現在英語世界里,來自意大利語Levante,意指東方太陽升起的地方。到18世紀該詞被廣泛應用,替代了Syro-Palestinian和Biblical,指敘利亞和巴勒斯坦地區,這也是ISIS的前身ISIL名稱的由來(The Islamic State of Iraq and the Levant)。

不過我們今天不聊這個組織的故事,我們單純將目光投向黎凡特這片土地上的古文明,那些在歷史中或長或短閃耀過的古文明。


同相鄰的兩大古文明一樣(東美索不達米亞、西古埃及),黎凡特地區也早早就有人類活動。畢竟離非洲近,公元前9萬年就有智人來此生存了。到了青銅器時代,開始有正式的王國逐步登場。

最早閃亮的是埃勃拉古國(Ebla),約公元前3000年,在敘利亞西北近海處被建立起的城邦,今天還可見其遺址。

東北方的Nagar(後來被稱為Tell Brak)在公元前40世紀逐漸發展為一個大城市,最終在公元前2600年左右建立起Nagar王國。

歷經很多政權的Nagar非常具有考古意義,它的發掘研究者就是大家熟悉的馬克斯·馬洛溫爵士,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丈夫,他從1937年開始該地區的考古工作。後來該地區的考古工作一度中斷,1979年又在不同團隊的接力下大規模展開,直到2011年敘利亞內戰。

在東方的幼發拉底河岸,也建立起了馬里王國(Mariote Kingdom)。


接著,阿卡德人來了;然後,亞摩利人建立了王國——他們就是後來到美索不達米亞南部創造了燦爛的巴比倫文化的那族人。

時間到了公元前17至16世紀,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各大城市輪番遭到戰爭的洗禮;之後,約公元前1550至1100這幾百年間,黎凡特大部分地區落入強大的古埃及手中;此間和古埃及不停徵戰搶奪地盤的,是從北部壯大起來的赫梯帝國(Hittite Empire)。這個名字大家是否還熟悉,曾經不可一世摧毀了古巴倫比城。


接著,迎來了中東地區的青銅晚期黑暗時代,無相關歷史記錄;在鐵器時代帷幕拉開的時候,發現大王國們已紛紛退出歷史舞台,黎凡特地區僅剩下許多弱小的王國和城邦。一些北部的赫梯城市及迦南地區的腓尼基人港口避開了戰爭的破壞,逐漸發展成重要的商業中心。以色利人在迦南和東加利利成為主要居民,並迅速向周圍擴散。

這個時代迎來了很多技術革命,同時誕生了腓尼基字母——希臘文的媽媽。


接下來,亞述人就登場了。亞述帝國最輝煌的時代幾乎征服了整個黎凡特地區,但煙花過後,被巴比倫和伊朗的米底王國(Medes)聯軍徹底消滅。這此後的歷史,就交給波斯第一帝國了。

跟所有政權的生命軌跡一樣,宏大的波斯帝國從公元前4世紀也走上衰退之路,並迎來了更偉大的亞歷山大大帝帶領的希臘軍團。

這之後黎凡特北部成為塞琉古帝國的一部分,南部歸為托勒密王國(塞琉古一世和托勒密一世均為亞歷山大大帝的軍官,在亞歷山大死後的繼業者戰爭中勝出)。

希臘化時期的黎凡特進入了黃金時代,科學、建築和藝術都獲得空前的發展,大批希臘式城市被建立。


然而再強大的政權也得在歷史規律下臣服,從公元前2世紀開始,塞琉古也步了所有前輩的後塵,走上衰退之路,旗下各地方總督紛紛宣告獨立,帝國在逐漸瓦解之中;終於在公元前65年,被羅馬共和國徹底征服。

這個時候,重振旗鼓的波斯人又趁亂打了過來,於是黎凡特和米索不達米亞這對難兄難弟,一起成為波斯人和羅馬人的戰場,從羅馬共和國直到拜佔庭帝國時期。最終拜佔庭帝國勝出,成為黎凡特的主人,直到公元636年阿拉伯人的到來......

至此,黎凡特地區開始伊斯蘭歷史。

哪裡是黎凡特?

作者:Na

4637317234

公元前2400-2000年間的陶土器具們(大英博物館)

4637317235

公元前2400-2000年間的陶罐和陶罐裝飾們(大英博物館)

4637317236
bottom of page